
《因應兒童發燒的處置照顧》

#發燒是一種症狀
#41度以下的發燒不會燒懷腦袋,但直接影響腦部的疾病會,例如:腦炎、腦膜炎等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尤其是剛進入團體生活的幼稚園,多多少少都會經歷過免疫陣痛期,發燒在所難免,而我們要知道發燒只是感染的症狀之一,溫度是參考,更重要的是要觀察小孩子的精神、活動力、食慾 (小孩的黃金三角: Appearance, Activity, Appetite),那到底發燒的機轉是什麼? 什麼時候要退燒? 有哪些退燒的方法? 底下整理自「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 國家衛生研究院兒童醫學及健康研究中心,兒童發燒處置建議第三版」
📌發燒的定義:中心體溫 ≥ 38℃
中心體溫介於 37.5℃ 至 38℃ 時(大家說的ㄏㄤㄏㄤ),需要依據環境、平時前後測量的體溫和其他臨床症狀來判斷,可能是正常也可能是低度發燒

📌發燒的機轉:
鑑別發燒(發燒)還是體溫過高(hyperthermia),須先了解身體的體溫調節中樞。體溫調節中樞(thermoregulatory center)位於下視丘(hypothalamus)的前部,在此處有一個理論上體溫的定位點 (set-point),人體的各種生理反應會隨著體溫定位點的高低而維持恆定的體溫。
🩺發燒(fever):體溫定位點有上升,可能因為感染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發炎反應,藉由巨噬細胞(macrophage)等免疫系統細胞分泌多種細胞激素(cytokine),作用在下視丘引起。
🩺體溫過高(hyperthermia):體溫定位點並未上升,但中心體溫超過 38OC,例如在炎熱的環境下穿太多衣服、把嬰兒包得太緊、散熱不佳、運動、中暑(heat stroke)等。

📌發燒的處置-什麼時候退燒?
🩺非發炎反應引起的體溫過高(hyperthermia),均可採取退燒措施。體溫過高可能超過 41OC,可能引起橫紋肌溶解(rhabdomyolysis)、腎衰竭,甚至死亡,這種情形必須緊急用物理退燒法退燒。
🩺發炎反應引起的體溫上升一般不會超過 41℃,發燒不一定需要使用退燒藥,尤其體溫並未超過 39℃ 以上時,但以下一些特殊情形外‼️‼️
💢 慢性肺病、成人型呼吸窘迫症候群
💢 有心臟衰竭之心臟病或發紺性心臟病
💢 慢性貧血
💢 糖尿病與其他代謝異常
💢 曾有熱痙攣 (febrile convulsion)或曾有癲癇發作的神經系統疾病*
💢 孕婦
💢 其他因為發燒而有不適症狀者*
(是說當媽的天人交戰就是那個最後一點咩!!!小孩發燒有時候就算沒超過39℃,像一顆火球一樣,軟趴趴的ㄏㄧㄏㄧ叫真的很捨不得呀!🥺)

📌退燒的方法
🩺物理退燒法(輔助!輔助!輔助! ):
不宜作為單一的退燒治療法,尤其禁用於代謝異常、慢性心肺疾病、慢性貧血等患者
✅冰枕、低溫毯 (hypothermia blanket)、貼於皮膚表面的散熱貼片、溫水拭浴等物理退燒法:可用於中暑(heat stroke)、中樞熱(central fever,又稱為 hypothalamic fever)、脫水等體溫過高(hyperthermia)的情況。
🩺藥物退燒法:
✅Acetaminophen(安佳熱)
📝建議劑量:口服10-15 mg/kg/dose,每次使用間隔4~6小時(醫師常使用的方式是每次使用體重÷2的數字c.c數)。
📝不建議使用大人的藥物給予即使成分一樣
📝過量容易產生肝衰竭,低單一中毒劑量為 120-150 mg/kg,兒童必須特別注意
✅Ibuprofen(依普芬)-其他非類固醇發炎抑制劑 (NSAID,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建議劑量:口服5-10mg/kg/dose,每次使用間隔6~8小時(醫師常使用的方式是每次使用體重÷(2~4)的數字c.c數)
📝不建議使用大人的藥物給予即使成分一樣
📝有必要時可輪流使用安佳熱和依普芬,但!!!要考量不同藥物的半衰期。
📝副作用是胃部不適、上消化道出血、減少腎臟血流、抑制血小板凝血功能等
✅Diclofenac(Voren 退燒塞劑)-也是一種其他非類固醇發炎抑制劑
📝建議劑量:肛門塞劑0.5~1mg/kg/dose
📝同樣退燒藥成分的口服製劑與肛門塞劑,其退燒效果沒有明顯差異,建議兒童應優先使用口服製劑。
📝有分劑型12.5mg,25mg,不建議自行用大人塞劑幫小孩

📌NG退燒處置
Pyrazolone衍生物:dipyrone (Sulpyrine)、phenylbutazone等,副作用包括可能致命的顆粒性白血球低下症,禁止使用。
酒精擦澡:會引起厲害的血管收縮,反而有礙散熱,還可能會酒精中毒,不可當作退燒方法。
Aspirin:18 歲以下兒童B.Aspirin 與其他水楊酸(salicylate)製劑,因為在兒童可能會引起雷氏症候群 (Reye syndrome),不可當作退燒藥使用

#兒童發燒的處置
#魚丸醫師的快樂放養阿Q育兒生活
#更多的新訊和衛教微簡報歡迎追蹤我的粉專:
#我的IG:dr.fishball
No Comments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