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常見問題:溢吐奶、腸絞痛、紅屁股》
其實不只是哺乳期,溢奶、腸絞痛、嬰兒哭鬧、稀便次數多應該是每個父母在寶寶新生兒期都可能遇到的問題,這次有機會接受媽媽寶寶的採訪諮詢,希望藉由網頁版簡單整理,能幫助到爸爸媽媽們度過這個親密寶貝的磨合期。詳情請見👉👉👉:https://bit.ly/2XWUTFL
📌新生兒溢吐奶怎麼解?
✅容易溢吐奶的寶寶建議在喝奶後幫他拍嗝,讓寶寶處於直立狀態久一點
✅親餵上可以採用 #生物哺育法(半躺式哺餵的姿勢)
✅瓶餵建議採用 #嬰兒主導式瓶餵(嬰兒抱直立,奶瓶接近平行地面,不強迫喝完、不灌食)
🚩警示症狀出現要看醫師:
⚠️嘔吐物為綠色
⚠️餐餐以噴射狀吐出
⚠️血便
⚠️尿液變少
⚠️發燒(肛溫超過38℃)
⚠️一直哭鬧無法安撫
⚠️嗜睡
📌換了尿布、餵過奶寶寶還是一直哭怎麼辦?
還不會說話的寶寶,哭是孩子重要的溝通方式,還請父母多多觀察相處,安撫方法沒有絕對,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哭的原因並給予回應,簡單的安撫口訣,#5S安撫法提供給大家參考。包 (Swaddling),搖(Swinging),側 (Side positioning),噓 (Shushing),吸吮(Sucking)
📌腸絞痛大魔王怎麼對付?
連續哭鬧的寶寶是最讓父母憂心的,有疑慮一定要帶去看兒科醫師。腸絞痛,是1~4個月嬰兒最常見的消化問題,發生率約30%。若遇到寶寶腸絞痛,
✅瓶餵建議以嬰兒主導式瓶餵(嬰兒抱直立,奶瓶接近平行地面),避免吸入過多空氣或餵食過量
✅親餵則儘量單邊餵到飽足,寶寶自然鬆口再視情況吸另一邊,
✅適度的腹部按摩有助緩和腸絞痛
✅諮詢醫師試試益生菌
📌寶寶紅屁屁,便便好稀是拉肚子嗎?
寶寶因為的口腸反射,喝奶完或喝奶當下大便都是正常的,判斷寶寶是否拉肚子,看便便的含水量,由於寶寶屁股的肌膚脆弱,往往只要一點刺激,特別是長時間包覆尿布很容易就有紅屁股,因此勤換尿布是很重要的!也可以使用屁屁膏隔離和滋潤皮膚,如果狀況仍未改善,還是要給兒科醫師檢查排除黴菌感染等其他問題。
#更多的忘形流微簡報歡迎追蹤我的粉專:魚丸醫師的媽媽經
我的IG:dr.fishball
#加入 魚丸醫師的快樂育兒日常 社團,訊息不漏接,讓我們在這裡互相撐傘、聊天不孤單,一起追劇、追星、打電動、看漫畫、正向快樂育兒,加入社團記得要寫入社問題和同意社群規則喔!
No Comments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