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title

2177150
Total Visitors

New title

2177150
Total Visitors
 

Blog

《斜槓人生說書人-原子習慣》

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跟著<原子習慣>的作者建立一個讓自己變得更健康、更好的系統,「每天進步1% 1.01(365),你會進步37倍」👉 https://bit.ly/43iPRWb

✨你的一點小改變,將會產生複利效應,如滾雪球般,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

2025 新春過後我的原子習慣改變就是維持週間主題式日更,看好書變聰明、不退化、永保年輕的身心。

去年年底開始正視自己手機成癮的問題,解方開始閱讀,從「拯救手機腦」、「哈佛媽媽聰明3C教養法」到「原子習慣」,真的超推薦!光看《原子習慣》短文介紹就感到滿滿正能量,「每天進步1% 1.01(365),你會進步37倍,每天都退步1%0.99(365),你會弱化到趨近於0」

📍你的一點小改變,將會產生複利效應,如滾雪球般,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

📍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身分認同

書裡也有很有邏輯和系統的分享如何建立好的原子習慣,如何建立一個讓自己變得更健康、更好的系統,分享我自己部分的閱讀心得和應用,還蠻建議大家可以邊看書,邊照著作者的建議

📍規劃自己的「習慣計分卡」

📍讓好習慣的提示顯而易見,讓壞習慣的提示隱而不見

📍別管目標,專注建立系統就好

我還蠻喜歡作者寫「Progress(進步)的必要條件是對process(過程)的投入」,而且當「反覆做著一模ㄧ樣的事,卻無止境的感受到趣味,就是成就卓越的不二法門」,不過這真的是超難的人生歷練就是了!而要如何持之以恆就是每個人的造化,我覺得很重要的是內在的恆定和核心價值,不管運用在哪方面的習慣養成,剛好就呼應作者說的「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身分認同」

📍不要讓身分的任何單一面向決定你是誰

📍缺乏自我覺察是毒藥,反省與複查則是解藥」

✨從原子習慣設定戒除短影音毒害

很喜歡《原子習慣》作者的一語道破
❗️不要自欺欺人以為人可以一心多用
❗️你可以用手機做各式各樣的事,這讓手機成為強大的工具;但只要拿起手機,自然而然會瀏覽社群媒體的、查看電子郵件,或是打手遊,「這讓它成了提示的大雜燴」👉所以很容易不小心蹉跎光陰呀!

手機成癮和增加閱讀習慣就是好與壞的習慣兩端,我是要如何調整呢?

🌟讓好習慣的提示顯而易見
✅把我要看的書放在書桌最明顯的位置
✅直接寫在手帳上的To do list

❌讓壞習慣的提示隱而不見
✅手錶取代手機看時間
✅隨時把手機放在「封印之盒」增加拿取的難度而不是放口袋

✨目標是成為一個有在思考、健康、良善的臺灣人

所以我定義我的身分認同目標是成為一個有在思考、健康、良善的臺灣人!!!

✅需要戒除手機成癮(才能有更多時間做其他的需要)
✅需要看書讀歷史
✅需要運動比氣長
✅需要懂心理、懂培養內在恆定
✅需要媒體識讀
✅需要堅定自己的核心價值和勇敢說出來

作者引用心理學家榮格所言:「倘若無法意識到無意識,它就會指揮你的生活,然後你會稱之為命運」,培養自己的原子習慣,就此掌握自己的人生,不被無意識的命運控制吧~

**** 族群的常態行為往往會壓過個人想要的行為。大多數時間,我們寧願跟大家一起錯,也不要自己一個人對。****

所以同溫搭起鏈結的網也是非常重要的!

📌ㄧ起努力成為善用科技但不被科技綁架的那百分之五吧!

#以身作則不3C成癮
#努力朝向不手機成癮父母的3小時努力
#不是一點3C都不能碰,但先給自己四問
✅有沒有控制時間?
✅有沒有挑選內容?
✅有沒有陪伴互動?
✅有沒有和他一起學手機使用說明書和心理學、神經學應用

#更多的忘形流微簡報歡迎追蹤我的粉專:魚丸醫師的媽媽經
#我的IG:dr.fishball
#加入#魚丸醫師的快樂育兒日常 社團,訊息不漏接,讓我們在這裡互相撐傘、聊天不孤單,一起追劇、追星、打電動、看漫畫、正向快樂育兒,加入社團記得要寫入社問題和同意社群規則喔!

分享至:
Avatar

魚丸醫師

No Comments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