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title

1949370
Total Visitors

New title

1949370
Total Visitors
 

Blog

《嬰兒頻繁稀水便就是乳糖不耐要換奶嗎? PART1 》

📌遇到嬰兒紅臀,在換奶前要知道的事

實在太多夥伴、媽媽,不管是在月中還是在家中,都遇到一樣的問題:小孩一紅屁股就被問要不要換無乳糖配方……好像變成常規了🤷‍♀️,可問題是真有那麼多嬰兒乳糖不耐嗎? 大家都說母乳最好,但一遇到嬰兒紅臀又說是不是母乳的問題要換無乳糖,然後媽媽可能陷入自我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好,最終可能母乳哺育就到終點。 當然魚丸醫師一直覺得餵什麼奶是媽媽的自由意志,但我認為應該提供完整的資訊和因人至宜的評估調整,遇到嬰兒紅臀,「在說出換無乳糖配方之前真的還有很多其他的事可以做」! 打蛇打七吋,先從認識乳糖耐受不良(乳糖不耐)開始吧!

📌母乳有輕瀉效果,嬰兒腹瀉也有它的定義

嬰兒腹瀉定義為一天糞便量超過15~20 g/kg/day,臨床很難這樣測所以會搭配症狀來看,可能有糞便性狀改變、頻率增加,不過‼️母乳因含有低聚糖這種可溶性纖維素,具有「輕瀉」的特色,以下的狀況都是母乳便的正常現象:
✅母乳寶寶的腸道菌相以雙歧桿菌為多
✅母奶便多屬稀糊
✅母奶便帶有顆粒或酸味
✅母奶寶寶一吃就解,次數也偏多

📌嬰兒的乳糖酶濃度其實是高的!!!

嬰兒出生時的乳糖酶濃度和相對活性相對其他時期是高的,在足月時達到最高峰 。 若新生兒無法完全消化吸收母乳中太大量的乳糖,稱乳糖過量吸收不全( lactose overload/physiological lactose malabsorption),不一定會產生耐受不良的反應。

📌乳糖不耐的機轉

乳糖不耐的生理機轉是因為過多的乳糖經腸蠕動到大腸,被腸道菌發酵後可能產生過多的氫、二氧化碳、乳酸等而引起腸胃道症狀,包括腹瀉、腹痛和脹氣,嬰兒因直腸再吸收能力有限,主要以腹瀉表現,偏酸性的糞便(PH<5.5),易導致肛門周邊皮膚乾癢、脫皮。

📌乳糖不耐臨床上主要分為4個類別

🎯發育性乳糖酶缺乏:常見於早產兒(早於孕期34週出生),主因是生理上短暫乳糖酶缺乏,會隨著時間逐漸改善。
🎯先天性的乳糖酶缺乏:罕見遺傳疾病,有正常的小腸黏膜但小腸乳糖酶活性近乎零,新生兒一但接觸母乳會產生嚴重的滲透型腹瀉,好發於芬蘭或俄羅斯等地區。
🎯非持續性分泌乳糖酶(Lactase non persistence, LNP):影響將近70%的全球人口,尤以東南亞盛行率高,主要因嬰幼兒介入副食品後,乳糖酶活性逐漸下降,青少年或成年期是普遍症狀高峰。
🎯續發性乳糖酶缺乏:因腸胃炎導致短暫乳糖吸收不良或因牛奶蛋白過敏或乳糜瀉導致短暫的小腸絨毛受損。

📌乳糖不耐和牛奶蛋白過敏在臨床上症狀有其重疊性,可能同時都有

👩‍⚕️魚丸醫師的2022兒消營養研討會-心得摘要:

✅不用一紅屁股就改無乳糖配方要評估
✅拉長線看部分水解配方不一定能預防過敏
✅羊奶配方不能預防過敏
✅豆奶要注意鋁含量高,不適合做爲早產兒或預防異位性皮膚炎使用

#科學的精神在於不斷的修正
#但我的核心價值是能越接近天然越好

#更多的新訊和衛教微簡報歡迎追蹤我的粉專:
#我的IG:dr.fishball
#加入 魚丸醫師的快樂育兒日常 社團,訊息不漏接,讓我們在這裡互相撐傘、聊天不孤單,一起追劇、追星、打電動、看漫畫、正向快樂育兒,加入社團記得要寫入社問題和同意社群規則喔!

分享至:
Avatar

魚丸醫師

No Comments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