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title

1949387
Total Visitors

New title

1949387
Total Visitors
 

Blog

《怎麼揹都健康、舒服》

📌揹巾解鎖Part 2要來談談怎麼揹才舒服?

講到揹小孩,一定很多人先入為主有個駝背的黃臉婆揹著小孩,煮飯撒掃很辛苦,推娃娃車看起來比較愜意?其實顧小孩本來就不輕鬆,揹巾或娃娃車都是幫忙省力的工具,只是當不肯乖乖坐推車的娃討抱討拍的時候(例如過年走春),真的很需要揹巾輔助解就快斷掉的雙手。適合的揹巾穿戴讓你育兒自在,不過就像同款車同樣距離不同的駕駛開到目的地的時間也不同,使用者本身體態體力也要訓練才行(說的比唱的好聽~😂),魚丸醫師揹寶的時候會提醒自己要縮腹、挺胸,盡量hold住核心,不站三七步、不聳肩挺肚撐小孩(有難度就是要一直提醒自己😊)。2020魚丸醫師的目標之一就是規律運動和核心肌力訓練,只是持之以恆真的是我的罩門呀😫 A ZA~FIGHTING💪💪💪

📌操作揹巾上提供一個三不七要

在推廣使用揹巾時也常常有媽媽們會說寶貝一進到揹巾就大哭,覺得很挫折,其實每個寶寶氣質不同,當下可能就是KI-MO-CHI不好,可以試試在寶寶吃飽喝足打飽嗝完精神好笑咪咪的時候或是昏昏欲睡(任人擺布?)的時候來練習,不過建議也可以先試揹假娃娃等手法較為熟練再來揹寶寶,因為使用者如果緊張肢體僵硬,寶寶是感覺的出來的。在操作揹巾上提供一個三不七要的記法給大家:

※三不

1. 不要讓寶寶穿太多或太緊:一層布相當於一件薄外套,再加上媽媽和寶寶貼近的溫度,其實很保暖,不要讓寶寶穿太多或太緊,最好不要穿包腳的連身衣,避免揹孩子的時候衣服過緊吊著不舒服。
2. 精神不濟不要揹
3. 危險活動不要揹:特別要提醒的是,不管是哪一款揹巾其實並不能取代安全座椅,所以坐車還是建議坐安全座椅,可以的話也盡量不要揹著寶寶騎機車。

※七要:

1.要揹緊:跟寶寶足夠貼近,讓彼此都在最舒適的狀態 ;鬆弛的布料會讓寶寶陷落到揹巾內,有可能阻礙寶寶的呼吸並造成使用者背部將承受更大壓力
2.要觀看:確保往下看時,能隨時看到寶寶的臉且臉沒有任何遮住口鼻的東西 ;當以搖籃揹法(斜躺著)時,要注意寶寶的臉應該要朝上,而不是面向身體而壓迫到口鼻
3.要親頭:低頭時應該要可以親到寶寶的額頭
4.要離胸:絕對避免讓寶寶身體過度彎曲,寶寶的下巴底下保有至少兩根手指頭的空間能確保呼吸順暢
5.要撐背

  • 直立揹:寶寶背部呈現自然彎曲姿勢,脊椎能被完全支撐,且肚子與胸部都能靠著你。
  • 斜躺揹:寶寶的屁股應該要在揹巾深處,揹巾才不會將寶寶身體過度彎曲造成下巴壓在他的胸口上。

6.要C背:要順嬰兒自然C型背曲線
7.要M腿:要M字大腿自然外展舒緩髖關節

揹巾使用上可以先照上述的大原則先調整,如果排除寶寶身體不適,參照上述調整且有參考影片/說明書操作揹巾仍覺得卡卡不上手,還是回原購買地方資諮詢,更推薦找揹巾輔導員試揹調適【揹巾輔導員底家:https://www.babywearing.tw/educators】專業一對一,不只教揹巾還可以分享一些育兒小撇布,絕對物超所值。不過魚丸醫師雖然有上揹巾輔導員課程,但目前還是實習生階段,拿證書其實是對自己負責任,因為還在顧嫩嬰沒有提供輔導員調適服務,但真的很推薦找我的揹巾輔導員同事們呦~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好用的揹巾工具。

資料來源:
#揹巾穿戴互援團
#Oovi無比親子同樂館

#揹巾穿戴上手,解放你的雙手
#揹寶寶不會寵壞,被揹的寶寶比較容易獲得需求的滿足,降低 50% 的哭泣,在主要照顧者懷抱裡,聽著規律的心音、感受溫度、和輕微的晃動,更可以安定寶寶心神
#更多的忘形流微簡報歡迎追蹤我的粉專:魚丸醫師的媽媽經

分享至:
Avatar

魚丸醫師

No Comments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